新興技術為再生資源回收產業帶來新機遇
再生資源收回是生態文明建造的組成部分,也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現在,在加強生態文明建造的大背景下,這一職業面臨哪些機會和應戰?8日,第六屆中國再生資源收回工業大會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吳玉鋒表示,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能的集成使用,正在成為挖掘再生資源范疇多元價值重要途徑。
2020-05-20
作者:
瀏覽量:
再生資源收回是生態文明建造的組成部分,也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環節。現在,在加強生態文明建造的大背景下,這一職業面臨哪些機會和應戰?8日,第六屆中國再生資源收回工業大會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吳玉鋒表示,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能的集成使用,正在成為挖掘再生資源范疇多元價值重要途徑。
“推進再生資源收回工業的規模化、綠色化和高質量開展,已經成為整個生態文明建造的迫切需求。”吳玉鋒說,近年來,國家在這方面給予了很多投入,包括科技方面的投入,要求從技能、準則和商業模式跨維度商業驅動,已經成為提升循環開展水平的核心動力。
北京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院副院長韓紅桂說,現在,典型城市資源收回的份額還是比較低的。以手機為例,在收回過程中,存在定價困難、信息不對稱、增值空間小、智能化水平低等問題,仍有許多難題需求處理,他的團隊正在使用大數據、云核算、智能裝備與信息安全處理等新技能來試圖突破這些難題。
國務院開展研究中心社會開展研究部副巡視員周宏春說,中國再生資源收回,特別是“兩網融合”,是近幾年來的事情。“現在,再生資源收回工業還處在急劇的開展變化過程中,工業形態還不安穩,有很多問題需求討論,比如職業標準、人員、利益分配機制等。”
由資源強制收回工業技能創新戰略聯盟、廢電池收回使用專業委員會、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等單位一起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再生資源收回工業大會將在浙江杭州舉行,旨在通過互動溝通促進我國再生資源收回職業快速、友好、健康開展。
聯盟秘書長何葉介紹,作為職業內最早開端由職業協會、科研院所、大學聯合主辦的首個全工業鏈大會,第六屆中國再生資源收回工業大會以“溯源循環 無廢終端”為主題,主論壇將環繞我國再生資源職業開展現狀及問題、相關方針、立法方向,“無廢城市”建造給再生資源職業帶來的機會和應戰,試點城市生活廢物分類典型模式及經歷分享等議題,邀請相關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及職業權威專家進行解讀。
大會還聚焦職業熱門范疇,設立了新能源轎車動力電池收回與使用、廢物分類與處理兩個分論壇,邀請業內專家一起討論相關方針、經歷、推廣使用等論題。
上一頁:
下一頁: